世界经济论坛和埃森哲管理咨询公司日前联合发布了一份名为《全新能源架构 推动有效转型》的报告。埃森哲公司高管在天津夏季达沃斯期间,对这份报告做出了一番解读。
埃森哲能源业全球董事总经理亚瑟·汉纳:任何一个国家,无论是中国还是英国,都需要认识到这点,都需要处理三方面的困难因素:首先是经济增长和稳定的因素;其次是环境因素,这一点现在在多数国家都已经极其重要了;第三就是需要认识到获取能源的渠道,保障能源供给是非常重要的。
埃森哲大中华区资源事业部董事总经理 丁民丞:中国呢,我们就放在了增长型的区间里面,那么增长型的特点呢就是在三个维度的中间,从能源角度来看,更加重要的去看怎么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,是放在首要的位置,同时去平衡环境的因素,我想中国现在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怎么样调整能源结构:首先是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,同时要调整能源结构。这就是我们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。
中国政府在发展战略中已经提出,到2020年,非石化能源消费要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5%。但国家能源总局的数据显示,近几年中国非石化能源的消费占比并没有显著的上升迹象。在许多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现象。有哪些因素可能阻碍了能源结构转型进程呢?
丁民丞:首先当然是政策上,我们需要不断地提供比较好的一个政策支持,对新能源的发展。刚才亚瑟也讲到,政策的好坏是一个方面,第二个方面最重要的是透明和确定性,就是你要给企业界一个明确的信号和一个持续稳定的政策导向;那么第二点,在技术上,其实新能源发展的技术,也是非常快的。我曾经听到一个美国未来学家讲到,未来5到10年里面,太阳能的技术会有一个革命性的突破。所谓革命性的突破,就是它的成本会大幅下降,那么这样的话其实,我们可预见的未来5年、10年,新能源技术还会不断地发展,那么技术的发展推动成本的下降,本身也会促进这个行业更快速的发展。
第三个我们讲市场,你刚才也提到了电价问题,我们其实在促进新能源发展的过程中,我们也需要一个比较好的市场环境,特别是电价的形成机制的环境,能够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。
全球能源架构已经在出现深刻的变化,它的规模庞大、内容复杂,利益相关方众多,整个转型必然将是漫长而又艰辛的。对于经济大国来说,谁的转型更快更成功,就能为自己在未来争取到一个重要的竞争优势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