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世纪70年代以来,能源市场化改革已经成为全球性趋势。无论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,还是体制转轨国家,大都对能源领域放松管制、打破垄断、引入竞争。能源作为商品,可以由市场最大限度地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。21世纪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,能源资源的战略特性日显突出,拓展国际能源关系越来越离不开能源外交的运筹。
据中国之声《央广新闻》报道,国家发改委近日集中批复了15个海外投资项目,创今年以来新高,其中以能源类项目居多。业内分析,国家发改委密集批复多个海外能源投资项目,意味着中国海外能源扩张有望进一步提速。
“十一五”时期,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年均增长都超过了30%,最高一年曾经达到40%多。但是在2011年以来,受到全球经济复苏乏力,以及欧美国家经济疲软的影响,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度下降,2011年同比仅增长了1.8%。
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司长孔令龙表示,资源、能源仍然是未来中国对外投资的重点领域。“今后一段时间内投资战略的重点,还是觉得应该坚持加快境外能源资源扩大的步伐。从方式来看,我们是新建、参股、并购等各种方式结合。特别是石油、天然气这块,我们要有重点有步骤,搞一些比较重大的项目。”
国务院研究室副司长范必指出,我们应当加强同能源输出国、过境国的双边能源外交,提高政治互信和保障程度。同时要着眼长远,积极推动和参与全球能源市场治理。
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会长张国宝表示,虽然中国能源企业海外并购相对顺利,但仍要防范各种风险,而其中政治因素往往是最大的风险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