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M2.5主要来源是尾气、燃煤、扬尘
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监测表明:西安PM2.5的主要来源是燃煤、机动车尾气、建筑扬尘及自然地质尘、生物质燃烧,以及工业和其他来源。
根据专家意见并借鉴国内外发达城市防控经验,我市出台8项防治措施,包括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设、成立PM2.5污染防治研究机构并开展防治对策研究、控制煤炭消费总量、控制新建项目污染物总量、深化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、加强燃煤烟气污染治理、控制各类扬尘污染、开展有机废气治理。
机动车尾气、燃煤烟气、扬尘是我市PM2.5的主要来源,对PM2.5的“贡献率”约占到75%左右,是现阶段PM2.5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。
治尾气:2015年底95%公交车使用新能源
针对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,我市将制定并落实机动车发展控制措施,加快老旧车辆淘汰进程;制定国IV车用燃油质量技术标准,2013年开展国IV油品推广使用工作,提高机动车油品标准。同时,进一步加大机动车限行范围,2013年二环内禁止黄标、无标车驶入,并大力推动纯电动、天然气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,2015年底公交车辆中使用新能源的车辆比例达到95%以上。
禁燃煤:2014年底三环及港务区集中供热全覆盖
为了控制燃煤烟气污染,我市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,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,并扩大禁煤区域,禁煤区内不符合规定的燃煤设施必须于2014年底前全部拆除。同时,加快城市集中供热建设进度,2014年底前,实现三环内及国际港务区集中供热管网全部覆盖到位。根据国家及我市最新排放标准要求,限期对火电、水泥行业以及2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实施除尘设施升级改造;加大清洁能源、可再生能源的应用,2015年底,西安市区气化率达到95%以上,天然气在能源总消费中比例达到10%以上。
控扬尘:今年底主干道实现100%湿式机扫
在扬尘污染控制方面,将制定西安市大水大绿工程实施方案和城市中水利用方案,发挥水域、植被的抑尘作用;组建市级扬尘污染防治督查队伍,加大扬尘污染督查、督办力度及治理成效;加强城市主干道及重点区域保洁力度,2012年底实现主干道100%湿式机扫,2015年实现主、次干道100%湿式机扫,其余道路湿式机扫率达到60%以上;根据气象条件情况,适时启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,通过人工增雨净化改善城市空气质量。
市民举手投足都能减少PM2.5排放
市环保局大气处处长蒋涛表示,如果市民能选择绿色出行,尽量少开私家车,减少尾气排放,就等于减少了PM2.5排放。逢年过节减少烟花爆竹的燃放,也能减少PM2.5排放。
环保部门希望市民朋友发挥监督的力量,碰到工地扬尘、冒黑烟车辆上路、渣土车随意抛撒、焚烧垃圾等,及时向管理部门进行投诉,让这些不自觉行为无处藏身。
|